• 首页 > 商学院>正文
  • 私董会成为家族企业“加油站”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0-05-25 12:44:02
  • 99089750500.jpg

      文/家 文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创国际品牌,做百年企业”为宗旨的企业集团,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制造、分销及推广匹克品牌运动产品,包括运动鞋类、服装及配饰,至今已有20多年的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经验。

      目前,匹克在中国的零售网点达6000家,在海外拥有40多个经销商、200多个经销网点,已建立起成熟的产销结合的国际品牌运营体系,业务遍及欧、美、亚、非、澳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匹克“环球远航”的梦想之旅

      自1989年创立以来,匹克就将“创国际品牌”作为企业的宗旨。在创品牌的探索中,匹克先后完成了名称国际化、标准国际化、商标国际化、品牌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等五个步骤,建立起全球化的基础框架。

      2011年2月,匹克在时尚之都——美国洛杉矶成立分公司,全面进军美国市场,并以此为据点拓展国际市场。

      2012年2月,匹克全球旗舰店在洛杉矶开业,借助于美国在全球市场强大的辐射能力,渗透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中去。

      2014年9月,匹克西班牙旗舰店在马德里开业,由此揭开了整合全球资源、营销全球市场的新篇章。从中国走向世界,从“产品出口”到“品牌输出”,匹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近年来,匹克的海外销售收入占总销售额的20%以上,是国际市场销售占比最高的中国体育品牌之一。

      匹克曾是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和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迈阿密热火队、休斯敦火箭队缔结了官方合作伙伴关系,并先后签约帕克、霍华德等20多位NBA顶级球星。作为以篮球运动用品起家的品牌,匹克抢占了国际高端篮球赛事资源的制高点,并和亚洲的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的德国、塞尔维亚、黑山,非洲的科特迪瓦、喀麦隆等来自五大洲的国家队达成合作。

      2012年伦敦奥运会,匹克赞助支持七国奥运代表团,打破了奥运会上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

      2014年,匹克成为中国唯一的FIBA首届篮球世界杯全球合作伙伴。2016年,里约奥运会,匹克赞助的12支奥运代表团获得了8金19银15铜的好成绩,让匹克服装多达42次登上领奖台。

      通过和这些国际赛事组织以及球星的合作,匹克将自己的品牌精神、专业产品带到了世界各地,成功树立起一流的国际体育品牌形象,也体现出中国体育和中国体育品牌在国际上的强大影响力。

      在做足基础工作之后,匹克正在加速市场国际化的进程。

      2012年,匹克提出“三百目标”,即匹克商标在100个国家注册、匹克产品进入1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10年内海外销售收入达到100亿人民币。在“以内保外,以外拉内”战术的指引下,匹克“环球远航”的梦想之旅正在稳步前进,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捷报频传。

      秉承“团结、求实、高效、创牌”的企业精神,匹克将继续以篮球、跑步为核心,拓展网球、足球、排球、自行车等领域,在产品线和产业链方面进行深度延伸,不断完善体育产业生态圈,实现从单一体育用品公司到综合性体育产业集团的跨越。

      匹克“铸牌”行动五大步

      “我们国家有复兴中华的梦想,现在我们的综合国力天天在上升,卫星已登月,航母已入海,诺贝尔奖也有了,却在体育用品方面缺少一个响亮的国际名牌。”这是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常挂在嘴边的一段话。

      无论是在峰会论坛、大学讲坛、公司大会小会,或是跟朋友聊天中,许景南都要情不自禁地说出这段话。这是因为,在许景南的心里一直有一个苦苦追求的梦,就是把匹克铸造成一个全球响亮的国际名牌。

      为了这个目标,他和所有匹克人30年如一日展开了铸牌行动。

      行动是把梦想楔入现实的艰巨历程,就像装甲车行进在大地上,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辙痕……

      匹克铸牌行动的第一步,是名称国际化。

      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泉州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批制作服装、鞋帽的小加工厂,许景南是这场大潮中的先锋之一。当时,耐克计划在泉州投资鞋厂,于是许景南将目光瞄准了运动鞋,希望为耐克配套加工。

      然而,就在许景南将厂房建成之际,耐克却撤走了。许景南痛定思痛后,下决心自创品牌,他隐隐意识到,未来的市场很可能就是品牌的市场。

      许景南说:“为什么我们只能贴牌加工?中国人要有志气、有信心做自己的品牌。”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多企业还在为生存发愁时,许景南却提出自创品牌,这种超前的胆识,成就了匹克的创新基因。

      许景南不只是一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更是一个目标远大的企业家,经过耐克突然撤资事件,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创品牌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创国际品牌,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与大牌们竞争。

      但许景南更清楚,匹克与国际大牌相比根基薄弱,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实现“创国际品牌”“建百年企业”的目标,如果不能在品牌根基方面符合国际标准,根本无法与耐克等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匹克必须走在前边,扎实根基,才能让国际化成为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

      1989年,许景南正式成立了自己的鞋服公司,其品牌叫“丰登”,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吉祥的名字。随着运营的深入,许景南逐渐发现,很多国内企业在做国际品牌时,多数都会遇到名称上的障碍,创国际品牌,必须要有一个国际化名称。经过与合作伙伴研究,一年之后,“匹克”取代了“丰登”。

      匹克的英文PEAK,是山峰,是最高点,寓意不断攀越高峰的自我挑战精神,也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联系在一起。深刻的体育精神和容易发音的特点,在日后很快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所接受,为匹克进入全球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一个响亮的国际化品牌名称后,“行动派”许景南即刻用高薪将耐克留下的大部分技术人员、工人全部吸收到自己的工厂,奠定了匹克运动鞋生产水平的高起点,并果断将“创国际品牌”的重心定格在篮球运动鞋上。

      1991年,匹克为八一队打造了国内第一双大码篮球鞋。以此为起点,匹克开始了打造中国专业篮球装备品牌的历程。本来,企业应在顺风顺水的道路上奔驰,可是一些合股者却为了个人私利闹起退股,为了处理好股权股债,匹克的资金周转面临困境。

      这些波折无法动摇许景南铸造国际品牌的决心,他多方借贷、忍痛割爱,把公司的地皮划出6亩卖给了人家。当清理好股权股债时,市场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销售阵地已转化为专卖店遍地开花。

      于是,匹克奋起直追,在全国各地开起专卖店,其全盛时期达到7000多家。匹克鞋在市场上火了,竟有外商愿意出高价订货,却又提出一个条件,不打匹克牌号,还要贴外国标签。许景南一句话顶了回去:“我们不要金山银山,只要一个国际品牌。”

      许景南把制鞋的品牌名称从带有浓厚泥土气息的“丰登”,更改为跟国际体育运动息息相关的“匹克”,一举克服了脱胎换骨的阵痛,迈出了“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

    104560750500.jpg

      匹克铸牌行动的第二步,是标准国际化。

      优质的产品是获得市场认可与信任的关键。许景南深谙此道,因而斥巨资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学习先进生产工艺流程,规范生产管理程序,并且全面培训员工——聘请高级工程师为员工上课,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理机制。

      1996年,匹克拿到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通过了ISO1400环保认证和ISO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成为国内运动鞋行业首批通过认证的企业。

      许景南自豪地说,与国际大牌相比,我们的质量不比他们差,他们的大多产品是别人代加工的,而我们都是严格按国际质量认证标准自己制造的。许景南说,国际品牌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他们做不到的,我们同样能做到。

      匹克铸牌行动的第三步,是商标国际化。

      1993年,福建泉州匹克集团正式挂牌即开启了国际商标注册工作,同年在全球65个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

      “商标是无形但最重要的资产,也是匹克未来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决条件。”许景南的商标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并在之后的多年间持续推动匹克“商标国际化”的进程,获取国际市场“绿卡”。据了解,每年匹克的商标权维护费超过200万人民币。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到被国际上认可,这是一段十分艰难的路程。很多中国人面对开放的世界,显得很不自信,认为什么都是国外的好。匹克在美国开专卖店前,曾对市场进行了调查,当问起是否购买匹克商品时,美国人爽快地说可以,而华人给出的答案却是看看再说。

      许景南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国人的自信心不足,让走出国门创国际品牌的企业常常感到自己是在孤军奋战。

      国际商标注册,困难重重,但许景南就是不信这个邪,困难再大,也必须让匹克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匹克商标仅在美国注册,就用了整整15年。2011年12月,匹克独自投资的首家篮球概念主题店在洛杉矶韦斯特菲尔德商场二楼试营业。3个月后,另一家店铺在洛杉矶的好莱坞梅尔罗斯大街开业。匹克用一系列令人感叹的数据践行着“让世界穿上中国鞋”的承诺。

      匹克铸牌行动的第四步,是品牌国际化。

      一个国际品牌一定需要国际高端组织和明星为其代言,这是不变的定律。因此,瞄准全球品牌营销制高点,把匹克与国际高端赛事、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组织捆绑在一起,成为匹克为推进品牌国际化进行的“五大准备”之一。

      行动之初,默默无名的匹克受尽了白眼,作为赞助商第一次受邀去美国看NBA的许景南,还被怀疑是骗子,签证被从窗口扔出,还伴着一句“NBA哪用你赞助!”。在一次国际投资会上,有位国外投资者不看好匹克创国际品牌的战略,声称匹克若不改变战略就不入股投资。

      许景南十分坚定地回应:“如果不能接受匹克的创国际品牌战略,那就请你不要买匹克的股票。”

      诸如上述,尽管长期以来面临重重困境,但许景南从未动摇过创国际品牌的信念。

      2005年12月,NBA赛场上终于第一次出现中文广告,一块印有鲜红匹克山峰标识的广告牌出现在休斯敦丰田中心球馆篮球架下方的显眼位置,成为首个亮相NBA比赛现场的中国篮球用品品牌。它用中文告诉全世界,这是中国匹克,是中国人的匹克。当时许多华人都很激动,纷纷致电感激匹克,他们几十年都未曾在NBA赛场看过中国企业的中文广告。

      匹克铸牌行动的第五步,是市场国际化。

      从2011年开始,全球经济疲软,体育用品行业也受到了挑战。但在许景南看来,“国际市场是我们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正是这种信念给予匹克力量,匹克大胆地逆势提出了“三个100”海外市场发展目标,即匹克商标在100个以上国家注册,争取全球覆盖;匹克产品进入10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力争在未来十年内海外销售收入达到100亿人民币。

      为完成宏伟的“三百目标”,匹克制订了详尽的发展计划,在品牌推广、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向全面发力。尤其在提升产品质量方面,为了加大新技术、新品研发方面的投资,匹克在泉州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广州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中心以及美国洛杉矶研发中心,这四大研发设计中心构成了匹克的核心创新平台,吸纳了来自国内及美国等地的优秀科研人员和设计师300多名,逐步实现人才国际化,从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丰富产品新颖款式等方面,为海内外消费者开发出更加符合运动需求、更加时尚的品牌产品。

      如今,匹克正着力建立全球销售网络,以抢占全球市场、研发资源,推动品牌国际营销向产品全球销售跃升。

      (本文选编自《中国家族企业生态40年》)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日销过亿 小仙炖的“破圈”路径
  • 半年增长235% 坚持投传统媒体的娃哈哈何以成为爆
  • 苏小糖的增长逻辑:私域流量提升4倍复购率
  • 散发着少年气的新消费品牌如何“干掉”老霸主
  • 两年开店1万家:用互联网思维击穿最后一块消费阵地
  • 好公司的“新时代”:业绩增长的品牌都做对了什么
  • 冯仑:过去20年最困难的时候,最深刻的体会是“死扛”
  • 任何一场创业,都如同读一部悬疑推理小说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