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正文
  • 人格品牌化营销:让每一位目标受众都能“对号入座”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商业期刊 2023-06-28 10:07:19
  •   文/谭力柠季联合创始人鹿角巷联合创始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品牌营销逻辑已经由卖家逻辑转化成买家逻辑,因此企业有必要讨论人格化品牌营销。

      卖家思维是单面体思维,只能围绕核心广告语展开,由广告方讲出购买理由,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买家思维是多面体思维,买家的消费行为实际上由无数动机组成。以柠季为例,有人觉得它能解渴解辣,有人买它是因为它低卡,或者因为它有趣好玩,也有人买它是因为喜欢做推广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就此而言,人格化品牌营销需要为Z世代(新时代人群)创造无限链接,因为链接消费动机就是链接消费理由。

      第一步:确定深层次消费者画像

      很多品牌做营销会陷入一个误区:针对消费者的真实画像来做人格化品牌营销。

      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并不是为了维持现状,而是想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比如,一个程序员每天骑哈雷上班,不一定是因为哈雷性能好,而是因为哈雷代表着“不羁的灵魂”和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再比如,一些人选择去三亚旅游,另一些人选择去阿那亚旅游,这种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但其背后代表的休闲观念是不同的:去三亚的人是为了找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远离快节奏的生活;去阿那亚的人则是为了抵达一个艺术社区、去感受生活。这本质上是不同的两个理想自我的投射。

      因此,在做品牌营销时,我们不能只看消费者现在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而是要了解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下消费已进入第四时代:从以前的填补式消费、炫耀式消费、悦己式消费,到如今的归属式消费。消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取悦自己”,很多时候是通过消费来寻找人生答案和精神归属。

      以我对廉价航空的定义为例,大多数人会把廉价航空的消费者定义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能力低的初阶打工人。但如果由我来打造廉价航空,我会赋予它一个全新的定义:“梦想航空”。“梦想”一词巧妙地掩盖了廉价,且迎合了消费者理想自我的投射:有梦想、有独立思想、充满希望与未来的年轻人。因此,如果说廉价航空是消费者的真实画像,梦想航空就是他们理想自我的投射。

      同理,我们会在柠季的大桶杯设计上做文章。由于杯身大,女生在跟它合影时会显脸小,所以很多女生愿意把产品发到朋友圈。

      总结来说,品牌要深度了解消费者的理想自我。好的营销,就是成就消费者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步:厘清人格化品牌塑造的关键要素

      如果我们要打造一位名人,就应该定位他的职业、先天特质(性别、年龄、长相等)、后天标签(独立女性、行走的荷尔蒙等)。先天特质决定了应该怎样贴标签。

      人格化并不是掩盖所有缺点,而是给缺点一个出口,让它可以“绕过去”。人格化就是要去除“绝对值”,赋予缺点以“虽然”和“但是”。比如,“这个人虽然说大话,但是他很善良”。从人性看,人无完人,这样的缺点可以原谅,人格化为缺点留下了空间。

      除了职业、先天特质与后天标签外,为了打造一位名人,我们还需要关注他的粉丝受众及其价值观,后者是受众能否长期喜欢他的重点。将打造一位名人的关键要素转移到品牌上,我们应该怎样塑造人格化品牌呢?

      职业对应的是产品与服务,先天特质对应差异化,后天标签对应定位,粉丝受众对应品牌用户,价值观对应品牌文化。

      真正的定位是要扩大先天优势,弥补先天缺陷。正如上文所述,差异化属于先天特质,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定位来掩盖缺点、放大优点。

      以“袁梦计划”为例,在推广海水稻的过程中,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盐碱地种出来的海水稻,有些人认为它不健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盐碱地重新定位为“处女地”,由此也改变了大家对海水稻的看法,因为“处女地”意味着没有受过污染的土地。盐碱地就是海水稻的差异化,这个差异化本身是中性的,一旦让消费者自己去理解,很容易产生偏差。定位的作用,就是把消费者的观念塑造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柠季也是如此。十几年前,柠檬茶已经是华南地区非常普遍的饮品。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我们首先将柠季定义为“新式柠檬茶”。具体到关键词的定位,就是清爽、自然、去油青年。这种差异化的定位可以让我们快速打入年轻人的市场,收获一大批年轻的粉丝和用户。

      人格化品牌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品牌文化。我想引用玛格丽特·马克和卡罗·比尔森提出的“十二型品牌人格”。他们把品牌归纳为纯真者、英雄、魔术师、探险家、智者、关怀者等十二型人格。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迪士尼乐园的品牌人格是幸福、乐观、浪漫的纯真者;苹果、迪士尼电影代表化梦想为现实的魔术师;特斯拉、哈雷则是质疑权威、打破常规的颠覆者。

      对于品牌而言,十二型人格的作用在于让品牌更快找到人格的原型,让每一个品牌变得有血有肉。有人格才有性格,而有了性格之后,品牌的说话与表达方式都会受到影响。

      以泡泡玛特和乐高为例,两者看似都是玩具,但父母在为孩子购买泡泡玛特或者乐高时,背后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乐高的人格化是创造者,而泡泡玛特是娱乐者。因此,泡泡玛特可能是父母给孩子的礼物,而乐高则寄予了一种激发孩子创造性的期望。同样的人格化差异也适用于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是纯真者,环球影城是探险家,两者人格化的差异也导致了受众的差异。

      我们所熟知的李宁也经历了人格化的转变。由于“李宁”这个名字来自中国运动员李宁,这个品牌的人格化是英雄。后来面对Z世代与新消费,李宁显现出增长乏力,于是它改头换面,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创造新鲜事物与新鲜认知的魔术师。

      总结来说,品牌人格化就是在所有相关品牌宣传与推广中,将品牌打造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品牌符号,让每一位目标受众都能“对号入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品牌黏性,产生油然而生的情感磁场效应、触动心灵共识、促进价值认可,从而引爆潜藏在用户心智中那些难以名状的情感元素和价值主张。这样一来,用户会自动成为品牌的一员,建立长期的忠诚和关系。

      第三步:用品牌人格反推品牌问题

      除了用品牌人格化去塑造品牌,我们还可以用品牌人格化去反推品牌的问题。时至今日,很多品牌都在强调年轻化与人格化,但人格化并不等于年轻化。

      如果除了改变颜色、logo(标志)和slogan(标语)之外,品牌人格并没有革新,这种“只换皮不换心”的改变是无效的。

      以大娘水饺为例,为了迎合年轻人,大娘水饺把logo换成了一个丰韵的少妇,但在此过程中,大娘带给消费者的质朴、匠心与传承也消失了。出于同样的理由,柠季一直坚持手打柠檬茶。我们之所以不做机打,是因为手打更有一份现制的匠心,以及对餐饮行业的基本敬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用品牌人格化来反推品牌的问题,可以发现很多品牌的“人格分裂”,从而导致宣传失效。比如,给智者穿上华丽的小丑服,专业的医疗器具使用活泼的包装。如果主打清爽解腻的柠季请中年代言人,也会让我们的品牌变得没有那么清爽。

      我们应该怎样找到品牌的人格化呢?我将产品分为高频产品和低频产品两类。一般来说,高频产品主打陪伴型,它会经常用到纯真者、寻常人、娱乐者和关怀者等人格,它的击破点是名声、价格和规模。面对陪伴型产品,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没必要夸大产品的作用,价廉物美才是制胜法宝。一旦夸大产品的作用,它的频次就会降低。我曾经推广过一款去水肿的喷雾,最初的广告语是“即刻瘦脸”,尽管该产品销售量不错,但复购不高。问题在于,“即刻瘦脸”把这款喷雾变成了“止痛药”,而不是“维生素”,如果女生今天脸不水肿,她就不喷了。后来我把“即刻瘦脸”改成了“持续紧致”,它的复购也提高了200%,这是因为“持续紧致”让女生养成了喷喷雾的习惯。一定要分清高频产品和低频产品的区别,当我们过度夸大高频产品的某个功能时,它一定会变成低频。

      第二,知名度是高频产品的重要因素。显而易见的是,当我们选择高频产品的时候,一定会选择名气较大的。与高频产品不同,低频产品主打功能型,它会经常用到英雄、智者、颠覆者和领航者等人格,它的击破点是差异化的标签、背书、规模和价格。由于低频产品的试错成本高,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具信任感的品牌。这也是低频产品喜欢用代言人的原因,代言人可以证明产品是可靠的、有信任度的。

      第三,尽量不要过度分类你的人群,大众是你永远的客户。比如,很多餐饮都陷入了定位的误区。有一些专门面向孕妇的餐厅,这样的餐厅很难做得好。

      另外,低频产品要抓住顾客的强需求,做出颠覆前者的产品,做到人无我有,提高竞争优势。比如,戴森的吹风机颠覆了之前所有吹风机的原理,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因此注定是爆款产品。

      第四步:成为用户的偏爱

      事实上,品牌人格化的过程形态,和我们喜欢一个人是相似的,都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爱于性格”。对于品牌而言,“颜值”就是视觉语言锚定,即品牌名、外观设计、包装和宣传;“才华”就是能力锚定,即产品的功能、服务、售后和交付;“人品”就是信用锚定,即品牌的美誉度和诚信度;“性格”就是人格化锚定,即品牌的个性化。

      市场上的大部分品牌仅仅满足前三点,但品牌的取胜关键点在于产品的性格,而这也是品牌人格化的关键点与机会点。值得注意的是,人格化品牌营销并不是推销概念,而是聚合同类,成为目标用户的偏爱。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人格品牌化营销:让每一位目标受众都能“对号入座
  • 做企业要有点数学思维
  • 经营企业 所有失误都没有用错人的失误大
  • 为什么没听说过的品牌经营得很好还很赚钱
  • 袁 野:做有困难的事情 才是正确选择
  • 张志辉:主推税收服务数字化转型 为企业发展赋能
  • 闫少军:让有生命的建筑诞生
  • 徐晓雪:绳结编织 做传承的桥梁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