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商业聚焦>正文
  • 全球财经十大焦点人物

  • 责任编辑:cbmag 2008-12-31 08:00:00
  •  来源:上海证券报

    1.奥巴马

    “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成就了出身民主党的奥巴马入主白宫的梦想,后者也由此成为美国首任黑人总统。不仅是美国民众,全世界都对奥巴马的上任期望颇高。如何尽快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以及如何融入危机之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体系,将是摆在奥巴马面前的严峻挑战。

    2.巴菲特

    “股神”今年的上榜,并非因为炒股又赚了不少,而是赔了很多。撇开手头本来就有的可口可乐等持股不说,单是高盛这笔买卖,股神就在账面上损失不少。9月23日巴菲特斥资50亿美元收购高盛永久优先股时,后者的股价还在125美元左右,到本周,该股已跌至仅有16美元多。10月17日,股神又罕见地在《纽约时报》公开撰文鼓动投资人购买股票,但美国道指一个月后再创新低。

    总体市况的不景气,加上投资屡屡“失手”,使得巴菲特的“世界新首富”头衔仅仅维持不到六个月,9月份,盖茨以70亿美元的巨大优势重新夺回首富宝座。

    3.凯维埃尔

    一位默默无闻的交易员,酿成了法国兴业银行50亿欧元的巨亏而未被公司察觉,因为导演了这起有史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交易员欺诈事件,年仅31岁的凯维埃尔一度成为网络上的另类英雄。不过,在凯维埃尔口中,他个人并未在这些交易中获得一分钱的私利。是凯维埃尔太过“流氓”,还是公司的内控系统实在太糟糕?

    4.麦道夫

    当大家以为2008年就要过去之时,德高望重的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却意外给世人带来巨大的震惊——一桩损失估计高达500亿美元、持续时间长达20多年的“空手套白狼”骗局。

    5.格林斯潘

    在格老看来,这次的金融危机“百年一遇”,而正是这样的一次危机,让已经退休的他难保英明。前不久,当着诸多国会议员的质疑,格老无奈地承认,自己错误地解读了住房市场的繁荣,对“住房市场不可持续的投机泡沫破裂对经济造成的伤害”估计不足。格老在本世纪初长期推行的超低利率政策,被外界认为是催生房价和信贷泡沫的主要诱因。

    6.斯皮策

    曾经令华尔街腐败分子闻风丧胆的“反腐斗士”,到头来反倒被查出是最腐败和“最不干净”的。今年3月“召妓门”事发后,这位纽约州州长灰溜溜地宣布辞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斯皮策本人此前还曾亲自参与查处轰动一时的斯坦顿岛卖淫团伙案。有消息称,斯皮策是一个“ 惯犯”,嫖娼历史长达10年,花掉了至少8万美元。

    7.富尔德

    雷曼兄弟今年9月的轰然倒下,让身为公司主席兼CEO的富尔德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年终红包和上千万美元离职金泡汤也就罢了,最不能忍受的是在公司健身房遭人暴打。坊间传言,富尔德糟糕的人缘,是雷曼没能和其他同行一样获得政府救援的原因之一。

    8.林毅夫

    林教授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知名学者得到的国际认知,更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人首次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机构中担此重任。可以想见,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金融体系在这一轮旷世金融危机后重新洗牌,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和“身影”将更加频繁出现在主流国际社会。

    9.克鲁格曼

    与其相对专业的学术成就相比,克鲁格曼更为人所知的似乎是他的“倒布”言论,而这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对一些重大金融灾难的成功预测,也令人印象深刻。早在2006年,克鲁格曼就撰文对美国的楼市泡沫提出警告。

    10.盖特纳

    对47岁的前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盖特纳而言,接下来的几年才是他大展才干的绝好时机。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财长固然可喜可贺,但要收拾从保尔森手中接过的“烂摊子”,盖特纳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的。同样令人关注的,还有这位号称中国通的财长在上台后如何处理和中国这一战略经济伙伴的关系。(朱周良 整理)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 罗杰斯警告可能爆发货币危机
  • 国美股权激励 从家族制到职业经理人时代
  • 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规模年底将超日本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望出台 传媒业迎来契机
  • 国外IT业瞄准中国农村网络化
  • 地产商任志强博客炮轰央视 称其仇视房地产
  • 柳传志复出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