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期刊人物>正文
  • 林春蓝宫廷绝技“复活”的传人

  • 责任编辑:cbmag 2010-07-04 08:00:00
  • 林春蓝宫廷绝技“复活”的传人
    文/ 葛建华
      一卷铜箔,长108米,宽0.2米,厚30微米,整箱重70余斤,其上镌铭乾隆皇帝御题:“天下第一经”,可观、可赏、可藏,今为举世无双,2007年荣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最佳项目奖。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铜箔镌刻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经卷”,价值千万。可谓独步天下,瑰宝国粹!
      铜箔镌刻乃中国宫廷绝技,曾即将失传。2000年,林春蓝结缘“世外”高人,并受其真传,师徒闭门4年,“复活”中国宫廷绝技,再现了“天下第一经”的印迹……
     
      6月6日,记者如约来到中国民间艺术家林春蓝的住处,这里偏离闹市,背山而座,整个小区幽静闲暇,适合艺人雅客静心创作。
      在林春蓝的书房,令记者大饱眼福:当代书法大家启功的巨幅真迹悬挂于屋中墙上,高约2米、长约6米的书柜装满各类名著名典,二胡、吉他、板胡、相机、毛笔有序地置于书房。更让记者好奇的是铜箔铭刻的“天下第一经卷”神妙之作,当记者正想用手去感触经卷,林春蓝立即让记者戴上手套再触摸。
      缘于这“天下第一经卷”的神妙和珍贵,让记者对林春蓝充满了好奇,带着这份好奇,记者走近林春蓝,记录了这位中国宫廷绝技“复活”的传人故事。
     
    结缘“世外”高人
        春蓝与生俱来遗传他母亲身上的灵气和善心。他多才多艺,不仅擅长摄影,还精通广西桂北民俗文化,通晓多种民族乐器,对书画、佛学、收藏也有一定的研究,曾被誉为 “桂林才子”。
                      ——林春蓝乡亲语
      已过不惑之年的林春蓝生于广西桂林一个瑶族家庭,快言快语,善交朋友。据介绍,他的父亲憨厚朴实、个性沉默寡言,是典型的耕作农民;母亲为人泼辣大方、热情坦诚,且生性乐于助人,是一位很有灵气的祖传瑶医,掌握很多治病救人的民间绝活儿。林春蓝遗传母亲的天性,与生俱来带着母亲身上的灵气和火辣的性格,潜移默化受到母亲舍己为人的善心所影响。
      秀美山川、如诗如画的桂林,其天造的自然环境及悠久的人文历史,让林春蓝从小就感染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文化熏陶。早期,他喜欢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当时就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和同学崇拜的偶像;后来又迷上了乐器和魔术,口琴、二胡、中阮、民族打击乐等18种乐器一一通晓,小魔术也玩得让人目瞪口呆。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在桂林山水诗情画意之中的林春蓝,开始迷上了摄影,并进修于北京摄影函授学院。
      谈及摄影,林春蓝拿出他即将出版的珍藏作品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他说,一般摄影师都会想到构图、光线、色彩、反差、焦距等,但他尽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却并没有太刻意追求专业的摄影技巧,而是从摄影中领略一种“趣味”。就像他说,“滋味”用嘴品尝,而“趣味”只能用心去品尝。
      山水连绵相依、落日交相辉映,林春蓝每一幅摄影作品,动乎情,发乎趣,是其情趣的永恒表述,是其心迹的瞬间记录。10年前,他出版的风光摄影专辑名信片就已经远销亚洲诸多国家和地区。
      熟悉林春蓝的人都知道他爱好广泛,学一行精一行。他不仅擅长摄影,还精通广西桂北民俗文化,能说能编会唱多种桂北地方戏,对书画、佛学、收藏也有一定的研究。其多才多艺,早年就被誉为“桂林才子”。
      1999年夏季的一个假日,林春蓝和往常一样借着休息外出采风,当来到桂林与湖南交界处一座寺庙拍摄作品时,遇见了一位摔伤的长者,他立即放下正在兴头上的拍摄工作,专程将老先生送往医院治疗。他这本能的善举,最终成全了影响他后半生的一段师徒情缘。
      原来,受伤的长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隐士”、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他在几十年的工作中特别是退休以后,专心研究佛学和铜箔镌刻工艺,经过多年磨练,掌握了乾隆年间,宫庭内府尚方御匠秘为典藏未曾经传的镌刻手法,练就了一手绝活儿,其技法今已炉火纯青。
      老先生为了承传国艺,有意收徒,但不打算过早收徒。而且收徒必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善心,二是有悟性。正是林春蓝那个本能的善举触动了老先生,而且在交流中老先生发现了林春蓝的超人悟性,于是决意把这独门绝技传授给林春蓝。老先生还有另一条“原则”,就是此生不收二徒。他果断发心接纳林春蓝为弟子,就意味着林春蓝是他唯一的传人,并坚信林春蓝能把这蕴涵佛法的宫廷独门绝技发扬光大。了解得知,老先生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他的家人都不准进入,林春蓝却有幸成为老先生唯一的“入室弟子”。
      经过一年的秘授,林春蓝“将老先生的全身技艺悉收入怀”,并因此戴上了一个头衔:身怀绝技的镌刻大师。
      拜师学艺,诚心先行,林春蓝没有辜负老先生的厚望,2006年底,捧着一个基尼斯纪录和中央电视台颁发的基尼斯纪录最佳项目奖回报了恩师。
      记者手记:尽管与林春蓝一面之交,却一见如故。文化把我们距离拉近,喜好书法让我们有共同话题。为人行善,是他血液里的根;助人为乐,是他骨子里的本。正因为林春蓝血液里循环流淌着善念,而让他幸会高人,得其真传并“复活”了中国宫廷即将失传的绝技。
     
    “复活”宫廷绝技
        泱泱长卷,精彩绝伦,蔚为大观,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宇宙浩渺,史河悠悠,尘世繁杂,赏卷观经,养心悟道,则心旷神怡,尘缘不再!
                    ——知名学者语
         一段近乎传奇的故事,一个即将失传的技艺,共同演绎了一个宫廷绝活儿在民间的“复活”,缔造了一幅价值连城的“天下第一经卷”。
      2000年春,已经学艺有成的林春蓝与师傅一起,开始了镌刻前的准备工作。为了搜集经卷的内容,林春蓝和师傅用了两年时间,跑遍了国内外多家寺庙的藏经阁及有关博物馆、图书馆,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经文、佛祖道影、佛手印及玉玺印章。
      2002年6月,师徒两人走进工作室,开始了长达4年的镌刻制作。
      2006年8月,世界上最长的铜箔镌刻作品问世。这幅经卷长108米,宽0.2米,厚30微米,光洁平整,通卷如一,无任何衔接痕迹。其上镌铭了乾隆御题:“天下第一经”。卷上镌刻了明成祖朱棣、清圣祖康熙御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乾隆御书《心经》,以及佛祖道影50余尊,佛手印300余式,玉玺印章50余方。
      细考中国历史文化,《金刚经》、《心经》对我国古代各阶层的影响不仅限于王侯公爵、豪门士大夫,广大下层平民,不论渔夫樵子、还是市井之徒。虽然他们并不理解这两部佛经中精深奥妙的哲理,但对其仍然奉若神明,认为技诵书写《金刚经》、《心经》可以消灾增福,善愿从心,度一切苦厄,可以说这已成为一种民俗信仰。
      千百年来,历代皇帝、士庶抄写《金刚经》、《心经》者不计其数,而明成祖朱棣、清圣祖康熙及乾隆御书被公认为其中的极品,故有“天下第一经”之誉。“‘天下第一经’与罕见的铜箔铭刻技艺相结合,造就了‘天下第一经卷’。”
      业内人士认为,即便运用现代任何科技手段,也无法制作出“天下第一经卷”如此宏大而精细的金属长卷。
      2006年11月,这幅百米铜箔经卷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林春蓝透露,“目前这幅经卷还是非卖品。”他说,“天下第一经卷”面世的消息公布后,就有人出价800万元收购,还是税后价。现在,这经卷价格又翻番了。他打开手机中的一条短信,上面显示:“底价880万,我给买主的价格,你别管。”林春蓝告诉记者,这是香港一位收藏经纪人发给他的短信。
      俗话说,画在画中,功在功外。林春蓝介绍,经卷镌刻之前,首先要对铜箔进行防锈处理,可以保证经卷永不生锈,万代不朽,否则一周时间就会氧化。他说,师傅是化工专家,防铜箔氧化是他的拿手绝活儿。铜箔准备就绪后,就用一块椎木板、一双手,一颗心开始在铜箔上镌刻。用手的部分是可以说得清楚的,用“心”的部分,就非常神秘了。
      在林春蓝的书房,一边欣赏“天下第一经卷”神工之作,一边洗耳聆听林春蓝介绍,他说,铜箔经卷全是手工制作,此种铭刻方法古风雅致,特别与众不同,既有点像活字印刷,又有点像雕版印刷。这是由康乾年间的宫廷艺匠创造的一种技艺,叫“阴阳镌刻”工艺。其神奇之处在于,铜箔正面,刻出的文字图案均呈凸起状;但在背面经过装裱后却是平整如初,没有一点凹痕。对此,林春蓝不肯透露半点细节,他只是泛泛提及:“心”要“入定”,要“形神相依”。说话间,他亮出长满老茧的手指,笑着说:“瞧,就苦了这双手了!”
      据专家介绍,此经卷由于在薄如蝉翼任意长度的金箔铜箔上雕成凸字的镌刻手法难度太大,所以未曾经传几于湮没。今将现行技术融合其中,使该法起死回生更趋简便成熟,成为可生产的手工技艺,为独创之发明。尽管如此,其手工技艺的高难度还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金箔镌铭字画还只能是名人字画、绝唱诗词、传世文章、御笔圣迹、神佛圣像的不寻常价值的高雅之品。
        “泱泱长卷,精彩绝伦,蔚为大观,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凡是亲眼目睹“天下第一经卷”的人,都会发出如此感叹。
      在薄如蝉翼铜箔上采取镌刻工艺行文作画108米,做到不破损、不变形、御书真迹不走样,非一般工匠所能企及。称奇的是该经卷通卷如一,无任何衔接痕迹,与原版图案如出一辙,几乎达到完美;长卷几经卷展,反复抚压,无丝毫变形。据专家介绍,一般的铜制品时日稍久会长铜锈,但铜箔长卷经过特殊处理,始终光洁如初,即使粘有污渍,轻轻擦拭,铜箔依然光彩照人,仿若纯金打造一般。
      当记者问及:铜箔是用什么方法装裱成卷的?凸型文字和图案是如何加工制作的?防锈处理用了什么工艺?林春蓝笑笑说,这是绝活儿,大家都知道就不值钱了。
      而今,国内外许多收藏家已经把目光锁定“天下第一经卷”,目前报价达到七、八位数。身边朋友都催问林春蓝:“怎么还不出手?”
      至于经卷如何善置经卷,林春蓝告诉记者,他目前还没考虑成熟,眼下有三种想法:一是自己保存,毕竟花费了六年的心血,好不容易折腾出个“极品”,自然是爱不释手;二是找个适当的时机公开拍卖,用所得经费兴建希望小学、敬老院、寺庙;三是将作品赠送国家博物馆,与公众共享。最终如何定夺,林春蓝还需假以时日。
      记者手记:带着好奇走近林春蓝,当触摸和见证了他的绝技佳品之后,方才领悟心与行之间的遥远距离。他是用心在探秘艺术真迹,而并非追求行为上的艺术表象。“天下第一经卷”的珍贵和神妙,正是林春蓝心神写照。
     
    传承功德仁爱
        巨幅铜箔经卷,是特殊的至珍至贵的无价之宝,它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传载华夏思想精粹,保存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佛教文化遗产,其价值之丰,不可言状,乃情理之中。藏传该经卷则是佛法护身、功德无量。经卷是镇宅、镇一方福土之宝,也是弘法寺的镇寺之宝。
             ——弘法寺百岁本焕长老语
      2006年8月,“天下第一经卷”问世后,林春蓝专程来到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首先请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佛源长老审阅铜箔经卷。佛源长老品味了一番之后,嗟叹不已,连称:善哉、善哉!赞赏之余,欣然命笔,写下了“法流天下”四个大字赠予林春蓝。该寺主持在观赏了铜箔作品后,毅然决定为经卷做一场法会。
      2006年9月19日,云门山大觉禅寺的大雄宝殿内,钟鼓齐鸣,佛光普照,数百名僧侣诵经顶礼,百米经卷开光大典在方丈主持下隆重而庄严地举行。经卷徐徐展开,大殿流光溢彩,经过一个多小时开光仪规,经卷注入了佛性,成为人们虔诚敬仰的旷世经典。
      此后,林春蓝又利用休息日和出差等机会,拜访了多家寺庙,既增长佛学知识,同时也与众多高僧大德和佛界名人结了缘。
      当他得知弘法寺本焕长老百岁寿诞时,专门赶制了一幅15米长的天字号铜箔经卷相赠。本焕长老十分欣喜,感言由衷而发:“巨幅铜箔经卷,是特殊的至珍至贵的无价之宝,它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传载华夏思想精粹,保存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佛教文化遗产,其价值之丰,不可言状,乃情理之中。”又云:“藏传该经卷则是佛法护身、功德无量。经卷是镇宅、镇一方福土之宝,也是弘法寺的镇寺之宝。”言毕,当即叫弟子将经卷送藏经阁珍藏。
      采访中,林春蓝告诉记者,2008年初,他已启动了一项“铜箔镌刻工程”——按照《千字文》编号限量绝版制作1000卷15米长铜箔经卷。这一工程预计将耗时20年。他说,每镌刻成一卷,短则数周,长则数月。目前仅完成近61卷。
      “卷以千字文编号,限量制作1000卷,每卷都是举世惟精惟一之精品,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可观、可赏、可藏,面面俱到。
      “铜箔薄如蝉翼,光洁平整,通卷如一,无任何衔接痕迹。而后,林春蓝几经卷展,反复抚压,竟无丝毫变形,凹凸如故。
      据专家介绍,自古以来,人们主要是通过竹、帛、石、纸来保存经典,但这些材料会随着时间的前移而受损。虽然有不少用金属材料保存的经典文化,如铜钟镌刻、金箔镌铭等,但其容量极小,不能称其为卷。而铜箔经卷,则可让人类文明成果长存于世。
      林春蓝说,2007年12月9日,15米“荒字号”铜箔经卷在广州通过拍卖会经过五轮竞拍终以10万元价格拍出,这是他捐出的第一卷铜箔作品。此前,已有二十多幅被人收藏。其中所得,部分用于购买原料,剩下的全用于慈善事业。
      林春蓝告诉记者,他计划通过“铜箔镌刻工程”筹集资金,目标是要供养特困儿童上学、援建希望小学和敬老院。
      记者手记:功德自在人心,仁爱永无止境!林春蓝以工资养家,靠出品艺术施善。在传承善与爱的旅途上,他从没歇息停止,第一个20年行善积德的人生画卷上,他已经描绘了精彩一笔,我们坚信,在延续仁爱善心的征程上,林春蓝一定会再创奇迹!

    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雷军:以四季常态过冬天 则冬天亡
  • 新派杭帮菜的春天
  • 黄学明:商界才子
  • 因血缘和资本拧在一起的商会才坚不可摧
  • 万盛置业:用品牌构建城市脊梁
  • 陈世勇:道德就是生产力
  • 行业协会商会的社会责任
  • 发展商会 筹建河北大厦
  • 主编推荐 ...
  • 打扮家斩获“2021年最具创新力家装平台”荣誉...

  • 一对一辅导前十名大智教育给出高中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 潮动蓉城,中石油携手舒达源亮相成都国际车展...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杂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E-mail: cbmag@163.com  律师团队:北京正大律师事务所  联系QQ:360737408
    (C)版权所有 中国商业期刊网     京ICP备13034703号-3